首页 > 新闻中心

国产碳化硅在新能源市场的崛起: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

来源:欧亿官方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19 22:45:27

  

国产碳化硅在新能源市场的崛起: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于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愈发重视,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硅组件由于其优异的性能,正在慢慢地取代传统材料,推动行业革新。然而,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也让这一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碳化硅具有耐高温、高频率和低能耗等特点,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智能电网及5G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依据市场研究机构Yole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碳化硅市场规模达到27.46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跃升至98.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这股耀眼的市场热度不仅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还吸引了无数企业的投入。

  3月12日,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安光电”)在其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宣布,其位于重庆的8英寸碳化硅衬底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国产碳化硅产业在规模化生产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三安光电与意法半导体的合资建厂更是为国产碳化硅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上的支持和市场保障。

  例如,三安光电副董事长、总经理林科闯在2025功率半导体制造及供应链高峰论坛上表示,预计一两年内,国产碳化硅功率芯片将实现大规模“上车”。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成本的下降将使得更多中低配的新能源车型得以受益。

  随着碳化硅生产技术的慢慢的提升,芯片尺寸的日益增大,生产效率的提升,设备和物料的国产化,碳化硅的成本预计将在未来一两年下降40%至50%。这样的降幅将助推碳化硅器件的广泛应用,从新能源汽车逐步拓展至更低价位车型,极大地丰富了市场生态。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往往伴随着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在碳化硅产业链上游,衬底的品质与产能决定了后续器件的性能。三安光电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从材料制备到生产、再到封装测试,形成了高效协作与协同发展的局面,大大降低了整体成本。

  尽管市场需求强劲,但碳化硅行业向上走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内卷”现象。许多中小企业为获取市场占有率,不得不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行业内的竞争状况愈发复杂,特别是在中低端市场,产能过剩的问题亟待解决。

  湖南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廖成恭就对此表示,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未来碳化硅市场可能只剩下两三家领先企业。这样的洗牌不仅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更是促进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

  眼下,市场主流正在从6英寸转向8英寸的切换。这使得碳化硅产品在性价比上更具优势,进一步拓宽其在新能源、光伏储能和AI等领域的应用。如湖南三安的碳化硅衬底在AI/AR眼镜及服务器电源领域的成功案例,预示着碳化硅未来的广泛开发与应用。

  据悉,一片6英寸的碳化硅衬底可制造两副AR眼镜,8英寸则可对应三至四副,明显提升资源利用率。以此推算,2024年AR眼镜的出货量可能高达150万台,这一市场将达到10.8亿元。

  面对市场的狂热与竞争的激烈,建立良性产业生态显得很重要。加强行业合作、合理竞争,加强技术创新,才能推动国内碳化硅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全球经济快速地发展的背景下,碳化硅无疑是未来新材料革命的突破口。中国企业的崛起,不仅代表着技术的进步,更是国家战略转型的体现。

  未来,随着碳化硅技术的不断成熟,国产碳化硅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将愈发不可动摇。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更多中低价位车型装备碳化硅功率芯片,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样美好的新未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上一篇:国产碳化硅芯片崛起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机遇与投资视角 下一篇:英豪归队!最终一位红十四军兵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如皋举办

新闻中心

地址:登封市卢店镇栗子沟村

联系方式:

手机:18937632277

传真:18937632277

固话:18937632277

邮箱:yang96618@163.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1377号-1